中国制造2025:深度调研5大制造业,智造升级与机器人

AGV(Automated Guided Vehicle),无人搬运车,也被叫做“AGV小车”。那年年初金杯汽车高管赴美考察,目睹了AGV载着发动机、保险杠和油箱,高效穿行在整车制造的流水线上。

金杯与美国人签下合同,希望让更多移动机器人替代工人搬运汽车零配件大件。

没想到美国商人以政府限制技术出口为由,单方面终止了合作。没有AGV,花大价钱从日本买来的生产线设备也将沦为废铁。

金杯汽车不得不找上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研究开发部求助,攻克汽车生产线移动机器人技术。

1993年,第一款国产AGV走出实验室。

30年来,AGV被限制所带来的痛苦已经消散,如今中国移动机器人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5%,世界移动机器人的重心,早已转至中国。

与AGV发展共鸣的,是中国制造业的变迁——从弱到强,中国工业一步步集聚41个大类、207个中类、666个小类。今天中国已是全球工业体系最健全的国家。

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档口,内生求变的底气已经凝聚——中国制造2025——通过智能制造,往高附加值生产转型,持续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。

今天立方知造局以小见大,聚焦中国制造业纷繁脉络中的微观单位——车间。在这里,变化正在发生。

移动机器人往返穿梭在车间、仓库,替代原本由人工操作的危险作业,并保证100%配送准确率。

轻工领域的纺织服装、重工领域的机械设备、新兴制造业的光伏和锂电池、制造业标杆的汽车工业,从微观角度一探移动机器人替人的现状,并在万字篇幅中勾勒出四大领域目前对移动机器人的不同态度。

接下来你会看到:

1. 必要的替代:为什么说移动机器人替人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?

2. 助力新能源:为什么锂电企业比光伏企业更早用上移动机器人?光伏行业两个“反直觉”背后的新机遇是什么?哪些技术升级将让机器人融入光伏车间的每个角落?

3. 机器人在汽车工业:在这片自动化布局最早的行业,移动机器人解放了哪些工人?为什么以集装箱当作流动仓库新模式难以在中国大规模推广?

4. 纺织行业:纺织行业的自动化和地域有什么联系?是什么让纺织企业主对采购移动机器人犹豫观望?纺织行业的典型案例——它有可能打败优衣库的秘诀就在于机器人?

5. 重工领域:机械制造是如何通过智能化生产弯道超车的?

01 必要的“替代”

中国制造升级有两个关键词——自动化和智能化。

自动化意味着机器和设备替代了工人的重复性劳动,智能化则是给机器和设备再安上决策和判断的大脑。

自动化生产对于许多制造企业曾是奢望。1995年,王传福创办比亚迪,却苦于无力支付动辄千万级的的镍铬电池自动化产线设备。

他动手拆解生产线流程,细化为一个个可以由人工完成的工序——他自嘲的“半自动化半人工”生产线。改革开放后,用人工替代机械带来的成本优势,成为比亚迪等制造企业与国际巨头抗衡的利刃。

成立那一年,比亚迪卖出了3000万块镍镉电池,打开低端市场。巨大的人口红利下,比亚迪生产的锂电池成本不到当时日本巨头三洋的1/3。

时代造就了一批中国企业家。但今天,过去的优势或难以持久延续,中国制造业正面临新的挑战——人口老龄化。

AGV(Automated Guided Vehicle),无人搬运车,也被叫做“AGV小车”。那年年初金杯汽车高管赴美考察,目睹了AGV载着发动机、保险杠和油箱,高效穿行在整车制造的流水线上。
浏览量:0
收藏
创建时间:2025-01-15 11:21

新闻资讯

NEWS